首页 博客 相册 演讲

科学之外

2014-07-07

今天听了《简单心理》电台最新一期节目《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究竟是什么?》,其中讲到曾经在美国非常流行的新时代运动,后来因为受到主流科学的排挤,越来越边缘化,研究此道的学者只能用擦边球的方式来获得研究经费。

这让我不由的想谈谈科学之外的世界。而在谈科学之外前,让我们先从科学本身开始。

维基百科对科学的定义是:Science is a systematic enterprise that builds and organizes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testable explanations and predictions about the universe.

其中点明的“科学”的三个特点:

  1. 科学的目的是理解世界(原文中是“宇宙”,我用世界来替代是为了避免让人把宇宙的概念局限于外太空);
  2. 科学知识是通过系统性地创建和组织形成的;
  3. 科学知识的建立基于可测试的解释和预测。

第一点,科学的目的是理解世界,这个很好理解,不解释。 第二点,关键词是系统性。系统性是科学最主要的特征,系统性不仅使科学可以较为全面的研究和解释世界上的各种现象,而且有利于传承和传播。 第三点,”可测试“是科学方法最著名的特征了,一切不可重复测试验证的内容,都不可以作为科学依据,科学也通过这种形式保证了其权威性。

现在我们从科学的三个特点来看看科学之外。

科学的确是理解这个世界的好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法,如果遇到无法理解的事情,要么求助他人,要么忽视它。而科学面对那些目前无法解释的现象,只能放在“待研究”标签下。而人们因为得不到科学的解释,就忽略其存在,甚至给它贴上“伪科学”的标签,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强烈的偏见。

虽然现在人类的智力水平越来越高,但比起宇宙的智慧还是不够看的,所以能够归纳成系统性的现象,可能只有亿分之一?为什么我把比例设那么小呢?想想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就知道了。

当年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让我们误以为已经可以用公式描述整个世界,仅仅还有一些边边角角需要完善而已,而量子力学的发现,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鼠目寸光。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经典力学里,人是不可能穿透墙壁的,从常识上也很好理解,但是根据量子力学,人是可以穿透墙壁的,只是概率非常非常低而已。

这就得提到科学的第三个特点:可测试。像人穿墙这个试验,无论你测试几万次还是几亿次,结果应该全是不可穿透,那我们就能下结论人不能穿墙了吗?在量子力学被发现之前,这就是结论,就是定理,而如果凑巧发生了一例成功穿墙的超小概率事件,因为这个事件的难以重复性,等待它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么被无视,要么扔到“待研究的角落里”。

那么在“待研究的角落里”,隐藏着什么呢?

前段时间在《反脆弱》里看到一个关于颜色的例子,在古希腊的词汇里没有蓝色这个词,当他们要表示蓝色的时候就使用如“大海的颜色”、“天空的颜色”等。当然这直接导致了古希腊的文学很少使用蓝色(我不确定古希腊的绘画是不是也是这样?)。

而现代科学就是类似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表达那些可以用语言形容的东西,虽然现代语言比起古代丰富了很多,而且近代造新词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词汇不断在填补之前的间隙(量子物理就是在描述经典物理的间隙,结果发现了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真相”)。但即使如此,面对真实世界,我们的语言依然非常粗陋。

这有点类似于无限接近却永远达不到。我们可以用越来越敏感的“手”触摸到“大象”尽可能多的细节,但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用“手”去“理解”真正的“大象”。事实上每当我们的“手”变得更敏感时,我们总是发现在原先的“已知”领域,居然有那么多未探索的区域。

为什么?因为“手”不是“大象”。我们要理解“大象”,除非我们变成“大象”。

我们要理解这个世界,除非我们变成这个世界。

而我们却指望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

我这里并不是贬低语言,语言是目前最方便的沟通方法(这里不评价语言的总结功能),但是比起视觉、听觉等等身体自带的感觉器官,语言能够传达的感受实在是太少了,更何况语言的感受是基于身体的感受的。

基于语言的粗糙性,导致科学事实上是我们想象中的世界,而科学之外,才是真正的世界,科学只是用语言这种粗糙的乐高积木搭建起的真实世界的缩影。

所以,不要因为我们有了物理学就自以为对这个世界的物理理解了十之八九。世界不是基于科学理论工作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仅仅知晓了一点点皮毛而已。

题外话,假如人与人之间可以心灵感应,直接传递身体的感觉而不必通过语言,我们的世界将会清晰多少倍呢?我们的文明又将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附:

查看全部文章